close

天氣炎熱食物中毒的案例增多,腸胃科醫師保健食品代工提醒,除了食材料理的衛生度,有保健食品代工些人的體質狀況不佳,例如,腸道內好菌少、平時壓力大、胃酸分泌少、年幼或年長者、甚至特定血型的人發生食物中毒的機率都會比其他人來得高。

日本腸胃專科醫師今村甲彥於其專欄中指出,具有以下特徵的人容易發生食物中毒。

1、腸?好菌少
腸?環境健康、好菌多的人不容易發生腸胃道感染。具體而言,腸道內有好菌「乳酸菌」或「雙歧趕菌」大量健康生長,則造成食物中毒的「壞菌」例如大腸桿菌O-157型,將難以存活、繁殖。如何調整腸道才能擁有健康菌相呢?應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取、多攝取膳食纖維、定期食用含乳酸菌、雙歧趕菌的食物,例如優格等。

2、壓力大
已有研究證實壓力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,免疫力下降。壓力也會使腸內菌相不平衡,壞菌變多、好菌變少,平時壓力過大會讓身體處於容易生病的狀態。

3、胃酸分泌少
雖然胃酸分泌過多會造成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,但相反地若胃酸分泌過少,胃中的殺菌力會變弱,例如,有些人服用某些藥品會抑制胃酸分泌,將可能導致腸胃道感染風險大增。

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大、作息不正常,加上美食誘惑,垃圾食物又特別好吃。無論是求心安或是追求健康,常常會吃保健食品,似乎吃了B群、魚油、綜合維他命、益生菌,或是各種名稱的複方保健品就會保持身體健康。許多保健食品沒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,或是只經過動物實驗就宣稱有療效,亦缺乏長期追蹤評估是否有副作用,吃多不見得有效還可能傷身!一般民眾於日常飲食之外,為了保健或營養補充等需求,往往會去購買冠上「健康食品」名號的相關產品。需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,才可以稱為「健康食品」。健康食品定義為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「保健功效」,並標示或廣告具該功效,非屬治療、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為目的之食品。

4、年齡、體質
幼童或年長者大多免疫力較差,容易發生感染,進而演變成重症。但即使健康的人過度勞累或睡眠不足時,免疫力也會下降,因而感染風險高。

5、血型
血型也會影響受到感染的風險高低,例如,諾羅病毒有許多種類,目前發現血型B型不會感染諾羅病毒的某一病毒型,原因推測是血型B型的人體內不具有與會諾羅病毒結合的受器。但B型的人仍會感染到諾羅病毒中其他的病毒型。

此外,食材、料理的衛生與份量也會影響食物中毒機率。生鮮食品應盡早料理食用,當新鮮度下降時,壞菌便容易繁殖,例如增殖速度相當快、會造成腸炎的「腸炎弧菌」,只要環境中營養條件合適,便能在一分鐘之內分裂一次、數目增為2倍、一小時增為32倍、三小時過去已增殖約一萬倍。食物中毒菌大多在75℃、1分鐘以上加熱後會被殺死,因此充分加熱對於預防感染相當重要。

再者,壞菌進入體內的數量也是關鍵,若是只吃到一、兩隻菌,通常並不會引起症狀。但仍取決於菌的種類,有些菌致病力強,例如,出血性大腸桿菌、諾羅病毒,只要少量就會致病,因此最佳預防之道還是注意食材衛生。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marcelql57c 的頭像
marcelql57c

marcelql57c的部落格

marcelql57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